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研究案摘要

數位時代中,由資通訊與資料科技所驅動的創新服務與管理(以下簡稱科技驅動)是政府未來建構電子治理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世界各國政府也開始把對巨量資料(或大數據,big data)與開放資料(open data)的重視逐漸移轉到對個人資料及隱私保護的政策法規上,個人資料的自主管理與客製化應用(以下簡稱my data 或MyData),乃至於資料彙整單位的治理模式與服務提供,是政府尋求如何兼顧個人隱私與加值效益的創新領域,必須從創新實用的角度尋找可能的突破點,發展資料加值與創新應用服務策略。
由於科技驅動的潛在創新應用通常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企圖兼顧個資自主管理、隱私保護、創新應用的MyData與資料治理方案也是如此, 諸如軟硬體科技本身的適用性、潛在服務接受者/使用者辨認與需求及接受程度、對外服務流程與內部行政流程的重新設計、對現行相關法規的影響與調適、跨業務領域/機關/公私部門所需的配套資源與能量等,因此在服務方案內容與傳遞方式的設計與其專案管理,都必須能因應上述的不確定性。

研究方法

本計畫蒐集分析並綜整國外推動MyData模式與並探討數位身份識別證(New eID)應用於數位服務的相關議題,接軌國際做法,整理如資料治理成熟度(data governance maturity)、資料生命週期管理(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ILM)等相關資料治理之評量策略或作法,以我國特定政府機關發展導入MyData服務為規劃情境,提出導入科技驅動創新應用的專案管理流程建議。作為後續實際導入的基礎計畫,並藉以統整導入經驗以回饋未來MyData方案推動模式的參考。

研究結果

由資通訊與資料科技所驅動的創新服務與管理(以下簡稱科技驅動)是政府未來建構電子治理的重要基礎,各國政府無不尋求如何兼顧個人隱私與加值效益的創新領域,本計畫收集並回顧了澳洲、英國、芬蘭、新加坡、日本、韓國與我國的相關政策與做法,並導入服務設計的概念,檢視現行MyData業務推動上的困難,透過了解資料治理相關文獻以及初步的問卷研擬,試圖了解機關單位現行的資料治理做法,期從創新實用的角度尋找可能的突破點,提出適合我國情的資料加值與創新應用服務策略。

附加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