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紀
我國自1998年開始推動共四階段電子化政府計畫,如今接續電子化政府成果,致力於推動數位化政府及智慧政府:
第一階段電子化政府致力於政府網路基礎建設、發展網路便民及行政應用。
第二階段電子化政府主要以推廣普及政府網路服務為主,善用資訊和通訊科技,落實政府資訊交換及謄本減量,提高行政效能並創新政府的服務。
第三階段電子化政府主軸為發展服務流程簡化,將全國各機關整合在整合互通的基礎資通環境架構下,提供主動及隨手可得的資訊服務。
第四階段電子化政府善用Web 2.0社會網絡發展創新服務,提供更契合使用者需求的主動服務、分眾服務及全程服務。
服務型智慧政府主要達成「提供以民為本便捷服務」、「落實開放透明智慧治理」及「優化數據分析決策效能」三大目標。
服務型智慧政府2.0因應臺灣當前的社會經濟背景及國際發展趨勢,深化「加速資料釋出,驅動資料再利用」、「活用民生資料,開創施政新視野」、「結合科技應用,創新服務新紀元」等目標。
-
19971997以前萌芽期
-
20001998 - 2000第一階段
-
20072001 - 2007第二階段
-
20112008 - 2011第三階段
-
20162012 - 2016第四階段
-
20202017 - 2020服務型智慧政府
-
20252021 - 2025服務型智慧政府2.0
-
智慧政府行動方案.pdf.pdf
國家發展委員會「智慧政府行動方案」
-
行動支付為發展數位經濟之重要環節,不僅可提升民眾生活便利性,並有助於帶動產業新商機。政府已於106年9月成立跨部會推動機制,由陳政務委員美伶擔任召集人,國家發展委員會建置政策協調平台,偕同15個中央機關及22縣市政府,以「完備基礎環境」、「擴大應用場域」、「加強體驗行銷」三大主軸,積極推動相關措施。 https://www.ey.gov.tw/Page/448DE008087A1971/b0a993d7-431f-4513-9873-f603f05a23a8
-
行動寬頻普及是推動創新應用服務之基礎,已成為我國民眾採用之主流通訊服務。鑒於5G即將於109年進入全球商用階段,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為推動我國5G發展與其他先進國家齊頭並進,促使業者儘早布建5G網路,帶動整體產業發展,使民眾能享有如物聯網、車聯網等5G相關應用所帶來的服務體驗,將加速辦理釋照作業。 同時,配合行政院「臺灣5G行動計畫」政策,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將持續掌握國際5G發展趨勢及國內需求,滾動調整5G整備工作計畫,加強辦理後續階段之5G頻譜供應整備及基礎環境法規調適,於適當時點投入下階段5G商用之開展。 https://www.ey.gov.tw/Page/448DE008087A1971/932f0d1b-fa99-4c8a-b347-aae0fc1c8a26
-
全民健保資料庫應用服務.pdf
全民健保資料庫應用服務:全民健康保險自1995年開辦後,建置資料倉儲系統,收載特約醫療院所醫療申報資料,累積24年的資料量,涵蓋全國所有納保民眾的就醫資料,是全國最大的個人醫療資料庫。全民健保資料庫應用服務相關政策有: 一、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 二、健康存摺 三、全民健康保險資料人工智慧應用服務試辦 四、精準審查
-
為了迎向智慧政府時代,內政部將從109年10月開始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 https://www.ey.gov.tw/Page/448DE008087A1971/12ffc708-1b40-450a-b50a-0114b479e079
-
國發會今(11)日表示,啟動智慧政府,透過整合各機關部會,提供一站式服務,未來民眾申請政府文件等證書,不必舟車勞頓,往返各機關辦理,透過網路即可於線上完成申辦。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4041920
-
空污感測物聯網應用於環保稽查推動成果.pdf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規劃自106年至109年逐步布建空氣污染感測器,建置全國空污感測物聯網。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同時整合科技部、經濟部、教育部及中央研究院量能共同推動,以科技研發、智慧應用及產業發展的推動策略,期改變我國環境治理與產業創新發展,提升國內物聯網產業效益。
-
【我國5G頻譜政策與專網發展】 行政院自108年啟動「臺灣5G行動計畫」以來,即著手協調相關部會規劃完備我國5G頻譜政策與專網發展機制,5G頻譜釋照將分階段逐步進行,目前通傳會正進行第一階段商用頻譜釋出作業,預計釋出3.5GHz、28GHz與1.8GHz三頻段,總計 2,790 MHz 頻寬,將於109年1月完成釋照作業,台灣即將正式進入5G世代。
-
【推動開放資料專法 建構資料共享新世代】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經研議後,於9月發布「政府電子採購網資訊取得及使用要點」,可經由申請取得相關政府採購資料;而內政部所開放數值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無論是玉山群峰、太魯閣峽谷等美麗風貌,都能以立體圖、3D列印模型呈現,更有資料分析業者予以加值運用,用以計算電信訊號受地形影響情形,供電信業者設置補強設備參考。
-
【總統盃公私協力 「政府開放資料平臺」服務再升級!】 「政府開放資料平臺」(data.gov.tw)目前已存放有4萬多個資料集(dataset),為滿足民眾知的權利及運用提供的資料集,國發會在平臺上開設「我想要更多」專區,供民眾提議開放所需資料,並由各政府機關在平臺上及時予以回應。並設計出回應標準化流程,將回應欄位結構化,讓民眾可以知道所需的資料是否已經開放、或正在準備開放及預計開放時間,至於無法開放的資料也會具體說明理由後才算完成回應程序,以滿足民眾的期待。
-
【行動支付普及率創新高 邁向數位國家新生活】 在與政府15個機關共同努力下,2019年行動支付全面導入日常繳費、大眾運輸、觀光旅遊、校園生活及民生消費等場域,商家與民眾也普遍接受手機支付方式,大幅增加使用量。根據資策會最新統計,2019年行動支付普及率達62.2%,再創新高,為臺灣推動數位轉型奠定新的里程碑。
-
【土地登記線上聲明 當事人免臨櫃新管道】 從109年3月起,內政部特別新增土地登記「線上聲明」的措施,當事人只要透過自然人憑證上網登錄資訊,由地政士或律師核對身分後驗證聲明,即可取代過往登記義務人臨櫃核對身分的不便,也不必再先向戶政事務所申請印鑑證明。
-
【以民眾需求為中心 加速推動智慧政府行動方案】 國發會將持續與各部會合作,透過建置T-Road入口網,整合各部會線上服務項目,讓民眾生活、工作中所需的各類申辦業務,均可在網路一指完成,打造精準、迅速且可信賴的智慧政府。
-
【公私跨域協力資料應用 創造民眾、業界、政府三贏】 目前政府已開放超過四萬多筆資料集,資料品質也不斷提升,符合「結構化、機器可讀、開放格式」金標章資料集已從2017年的3%提升到73%,整體使用人次亦較去年成長25%。
-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國發會強化遠距辦公整備作業】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國發會擬定疫情人力運用及辦公場所應變計畫,辦理教育訓練,說明遠端差勤、公文簽核、遠端資料存取等功能,以確保公務運作不受影響,並規劃「國家發展委員會遠距辦公實施方案」,鼓勵同仁應用資通科技遠距處理日常公務。 此次疫情的爆發亦是數位轉型的契機,在數位科技輔助應用下,可形塑更彈性、有效率的工作模式,進一步將政府各項服務延伸至網絡環境。
-
【政府全力穩定國內經濟,化危機為轉機】 國發會表示近期疫情擴大,嚴重衝擊全球貿易,政府除努力推動紓困跟振興方案,也將掌握數位科技帶來的新生機,如電商、影音串流訂閱、外送平台。同時,讓更多民眾使用線上支付,這些轉變皆有利於未來推動全面數位轉型、5G+AI等商業應用的基礎。
-
【國發基金「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新創事業 投資專案」辦理進度】 多數新創事業尚屬創業階段,向銀行貸款難度較高,爰藉由國發基金辦理對受COVID-19影響新創事業投資專案,採認購「特別股」方式,期能更有彈性、更有效率提供新創事業6~12個月的營運資金,以協助受COVID-19影響新創事業度過疫情難關。通過投資產業涵蓋觀光旅遊、AR、VR、人工智慧、電商平台、民生消費及生技產業等。
-
【後COVID-19臺灣經濟發展對策 國發會射七支箭!-數位含金量決定成功之關鍵】 因應疫情過後的新經濟模式,政府應以前瞻與嶄新思維超前部署,推動後COVID-19臺灣經濟發展對策,國發會提出七支箭重點對策。第一支箭「打造大健康產業」,第二支箭「發展零接觸經濟」,第三支箭「勞動市場彈性化」,第四支箭「台灣成為亞太新創中心」,第五支箭「發展資科經濟生態系」,第六支箭「強化供應鏈韌性」,第七支箭「建置數位資本市場」。
-
【國發會推動臺灣區塊鏈生態系有成,更將規劃國家級應用戰略】 有鑑於區塊鏈技術已成數位經濟時代重要發展,國發會主動邀集產官學研及區塊鏈新創業者共同合作,於2019年7月正式成立臺灣區塊鏈大聯盟,偕同政府力量,協助區塊鏈服務商轉,以進一步扶植區塊鏈新創企業。此外,聯盟亦協助會員參與新加坡金融科技嘉年華、臺北金融科技展等國際展會,有效提高會員國際連結度與能見度。
-
【國發會召開「新創事業特別股投資方案執行成果」記者會】 自2020年4月6日開始受理申請以來,截至6月4日止,共收到456件申請案,並已完成審查388案,通過投資102案,通過投資金額約新臺幣17.5億元;本專案通過投資產業涵蓋AR/VR、人工智慧、電商平台、觀光旅遊、民生消費等21項不同產業。期藉由本投資專案與新創事業共同度過此次疫情衝擊,促進我國新創事業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