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研究案摘要

電子化政府推動至今已經有超過十年以上的時間,所影響的範圍從個人、企業組織、非營利組織、到政府本身,本研究是一系列電子治理對上述使用者所產生之影響評估調查中的一部份,主要目的是建立電子治理對第三部門(Government to Association, G2A)、弱勢團體(Government to the Disadvantaged, G2D)之影響架構,並挑選實際案例進行調查分析。 在G2A 部分,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焦點團體與個別訪談所建立政府G2A 電子治理影響評估指標,並以本國第三部門民間團體為對象,利用問卷調查與訪談進行電子治理影響評估,並針對我國G2A 線上服務推動提出後續建議及可行策略。 在G2D 部分,本研究也將建立通用性績效評估指標,並選取我國已經實施的特定G2D 個案,透過相關次級資料、問卷調查與訪談實際評估其成效,最後建議一般與特定 G2D 應用個案推廣策略,其對象包括提供G2D 個案的政府主管單位、使用過G2D 個案的個別民眾與民間社團、以及G2D 推廣相關中介團體等四類利害關係人。

研究方法

  1. 透過文獻整理、訪談與專家座談三個方式,建構適合本年度以G2A為核心的影響評估架構。
  2. 依照第一階段所建構出來的架構,透過訪談或專家會議的方式,進行操作化指標的研擬。
  3. 透過問卷,進行資料的蒐集以及最後的結果分析。

研究結果

  1. 非營利組織對G2A的需求,相對於其它電子治理的對象而言不僅較為複雜,從幾個非營利組織的訪談與座談中也發現,不同的非營利組織型態可能會有相當不同的G2A需求。
  2. G2A成效評估研究的第一步,應該是從更基礎的「需求分析」著手,也就是先了解不同型態非營利組織對G2A有哪些期待。
  3. 目前政府所提供的幾個G2A服務(例如優質民間網站輔助計畫),對使用而言,其實是被視為一個實體政策方案,與G2C的網路報稅系統般是一個單純網路介面不同,而是實體政策內容與網路介面工具相互交雜的G2A設計。
  4. 非營利組織普遍資訊設備老舊不足,可應用在資訊化上的經費也嚴重不足,難以聘請資訊人才或進行資訊訓練,導致難以充分利用資訊化工具來推動組織任務。此外,對於現有G2A的使用上,研究發現,絕大多數非營利組織對於政府網站的使用率都不高,即使曾經瀏覽政府網頁,也大多僅有進行資料下載或查詢資料。對於G2A服務與資訊化協助上的需求,受訪的非營利組織的需求主要為資訊查詢、資料文件下載、與申請相關補助,以及資訊系統與網站的專案經費補助;同時也期待不同協助來源可以提供不同的資訊化協助。
  5. 至於在G2A影響評估方面, 本研究以優質民間網站輔助計畫為例,透過網路問卷方式調查此計畫對民間組織所產生的影響,結果發現,大多數組織對「優質民間網站輔助計畫」品質的涵蓋範圍持以正面的評價,且認為「優質民間網站輔助計畫」符合組織的需求。另外,大多數的受訪組織也認為,優質民間網站輔助計畫」的目標設定正確。若針對非營利組營活網站來看,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此網站的版面清楚易讀,所提供的資訊也大多相當有品質。
  6.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上,大多數曾經參與此計畫的組織認為,政府推動「優質民間網站輔助計畫」,對民間組織來說,增加了相當多的效益,為一利多於弊的政策,其中的「非營利組織網際營活網站」,也因為有不錯的設計,讓申請組織降低了申請時所需擔負的成本,也提升了申請「優質民間網站輔助計畫」的便利性,因此,此網站對於計畫來說,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介面。

附加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