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主題:資訊實務
時間:2019年11月13日
講座:
莊副處長明芬/國家發展委員會
陳主任敦源/電子治理研究中心
楊高級分析師耿瑜/國家發展委員會
卓理事致遠/台灣互動設計協會
台灣互動設計協會助教群
開幕致詞嘉賓:
莊副處長明芬/國家發展委員會
陳主任敦源/電子治理研究中心
國家發展委員會莊明芬副處長期勉每位公務人員都是牧羊人,要時時以民眾為核心,並提及政府業務很難不與資訊連結,因此為了讓各位學員有所收穫,今年課程相較去年修改了許多部分。最後期許大家把握機會互相切磋、交流,並保持積極、開放、創新與冒險精神。
電子治理研究中心陳敦源主任提及電子治理研究中心任務除了研究之外,也包含教育訓練與國際交流,電子化政府絕非閉門造車,一定要看看其他國家怎麼做,而我們還能做什麼;在現代資訊資料治理的時代,未來三十年勢必是一個變動的開始。陳主任並期許資管人員除了要看到未來對組織的影響,讓公務體系能夠走到更前面,也要懂得適應業務單位的需要,學習公部門的運作。
課程內容:
國際數位治理趨勢課程由電子治理研究中心陳敦源主任講授:電子治理不單只有行政這一塊,還有民主的部分,包括電子資訊、電子諮詢、電子決策。臺灣的電子化政府在一些評比如經濟學人、早稻田大學等,表現都不錯,而電子化政府發展勢必與智慧化的過程相關。我國政府也提出具體的政策,國發會從2017年開始服務型智慧政府推動計劃,希望透過跨機關的服務整合,提出更好的數位服務。最後,資料治理的趨勢使得資管人才培力愈趨重要,需要更多的自我教育與了解各單位需求。
政府數位服務準則課程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楊耿瑜高級分析師講授:目前電子化政府進入第五階段,政府逐漸從強調效率(可以快速將資料傳遞)改變成強調品質(民眾的體驗)。提供服務時,可透過Design-thinking的精神與概念,以創新發想的方式,讓與之有關的利害關係人提供意見,以人為本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創造更多的可能性。數位服務準則目的就是用以人為本的精神來進行數位服務的開發,四個構面分別為:一、探索需求與規劃服務,了解使用者;二、評估方案與資料,以及工具的使用;三、以開放為優先準則,但兼顧資安與隱私;四、服務推廣與績效評估。未來政府的數位轉型,都需要建立在跨域合作與信任之上,不管是透過體制內的對話或是體制外的互動,都必須以民眾需求為導向。
使用者體驗及服務設計工作坊課程由台灣互動設計協會卓致遠理事講授:使用者設計關注的是「使用者」,設計者要知道使用過程當中發生的問題;如果設計者不關心使用者,那使用者當然也不會關心(使用)軟體。在改善報稅系統過程中,透過會議與民眾訪談,一步步地蒐集詢問使用者遇到的困難,找出問題點,並且透過應用性測試來修正設計。重點有三:一、在規劃時,從使用者觀點看到系統與細節;二、設計時,要先經過易用性測試;三、上線時,我們要透過最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