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莊文忠

莊文忠

  •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
  • 研究領域

    公共行政研究、公共政策分析、民意調查、資料處理與分析、績效管理
  • 電子郵件地址

  1. 莊文忠、洪永泰,2022,讓票箱加值--從秘密投票到投票統計:Beyond the Ballot Box: Voter Statistics Deserves More Attention,台灣民主季刊。
  2. 莊文忠,2022,我國「公民社會」的學術研究圖像:期刊文章的內容分析初探:The Profile of Taiwan's "Civil Society" in Academic Research: A Preliminary Study with Content Analysis of Journal Articles,東吳政治學報。
  3. 莊文忠,2022,不同抽樣底冊之選民母體與投票母體的輪廓分析:以2016年總統選舉民調為例:A Demographic Analysis of Eligible Population and Voter Population under Different Sampling Frames: The Case of the 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 Survey,選舉研究。
  4. 莊文忠、吳佳霖,2022,城市治理與社會企業發展:以臺北市建構友善政策環境為例:Urban Governance and Soci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of a Friendly Policy Environment in Taipei City as Example,民主與治理。
  5. 莊文忠、林美榕、洪永泰,2022,我國「公民社會」的學術研究圖像:期刊文章的內容分析初探:The Profile of Taiwan's "Civil Society" in Academic Research: A Preliminary Study with Content Analysis of Journal Articles,東吳政治學報。
  6. 莊文忠、洪永泰,2022,讓票箱加值--從秘密投票到投票統計:Beyond the Ballot Box: Voter Statistics Deserves More Attention,臺灣民主季刊。
  7. 莊文忠、張順全、林美榕,2021,地方選舉「去政黨標籤化」的現象與詮釋:以2018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為例,選舉研究。
  8. 莊文忠,2021,科技促進民主?民眾對推動電子投票與民主發展的關聯性分析,臺灣民主季刊。
  9. 徐明莉、莊文忠,2020,台灣民眾的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10. 莊文忠,2020,大數據的政策敘事分析:基本框架與案例演示,T&D飛訊。
  11. 張鐙文、莊文忠、胡龍騰、曾冠球,2019,電子化跨域治理成效指標之設計與衡量:主觀性測量指標的應用與比較,東吳政治學報。
  12. 曾冠球、胡龍騰、莊文忠、張鐙文、張智凱,2019,位置決定腦袋?影響協力電子化政府機關使用者接受之初探,公共行政學報。
  13. 徐明莉、莊文忠,2019,校園記者使用網路公民媒體及公民參與實踐之研究:以『PeoPo公民新聞校園採訪中心』為例,民主與治理。
  14. 莊文忠、林瓊珠、鄭夙芬,2018,選舉制度與選舉競爭對女性候選人當選機會的影響:以2000至2010年縣市議員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
  15. 李仲彬、莊文忠、黃東益、彭婉柔 ,2018,藍綠如何有別?政黨認同對政府清廉評價的調節效果, 中國行政評論。
  16. 林美榕、莊文忠,2018 ,問卷調查題型設計的效應檢證—以「政治知識」測量的隨機實驗為,選舉研究。
  17. 莊文忠,2018,循證的政策制定與資料分析:挑戰與前瞻,文官制度季刊。
  18. 張順全、莊文忠,2017 超越藍綠?政治版圖在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的新應用,選舉研究。
  19. 莊文忠、余致力,2017,貪腐容忍度的類型化建構:內在與外在效度的評估,行政暨政策學報。 
  20. 莊文忠、黃東益、李仲彬、徐明莉, 2017, 政黨認同如何影響民眾對政府清廉的評價,東吳政治學報。
  21. 莊文忠,2016,淺論大數據分析對行政管理與決策思維的影響,主計月刊。
  22. 余致力、莊文忠,2016,測量與解釋民眾的貪腐認知:臺北市與高雄市的實證分析,公共行政評論。
  23. 莊文忠,2016,考選政策制定與公民參與:數位治理下的挑戰與作為,國家菁英。
  24. 張順全、莊文忠、張正享,2015,解讀政黨票源與分裂投票:布蘭德-奧特曼差異圖和政治相對發展指標的新應用,選舉研究。
  25. 莊文忠,2015,公民導向的績效衡量與課責模式—以透明治理與開放政府為基礎,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
  26. 莊文忠、林美榕,2014 指數或量表?以TEDS的政治知識測量為例(TSSCI),選舉研究。
  27. 莊文忠,2013,績效指標建構的二元論證:以地方政府廉政指數為例,淡江法政學報。
  28. 鄭敏惠、莊文忠,2013, 民意認知、媒體報導與政府統計的一致與分歧之探究:以2010年大臺南市三合一選舉為例,調查研究。
  29. 張鐙文、莊文忠,2013,數位時代媒介使用行為與政治知識成因之析探:網路與非網路使用族群之比較分析,競爭力評論。
  30. 莊文忠、張順全,2013,公共行政領域碩士論文主題與方法的研究趨勢—多層次分析觀點,公共行政學報(TSSCI)。    
  31. 莊文忠,2012,NPO與政府部門的網絡連結與政策倡議:質性資料的分析,第三部門學刊。
  32. 莊文忠、吳穎年,2012,台灣公共行政暨公共事務碩士生研究什麼及如何研究:以1997~2008年碩士論文分析,公共行政學報(TSSCI)。
  33. 張鐙文、莊文忠,2012,數位時代媒介使用行為與政治知識成因之析探:網路與非網路使用族群之比較分析,競爭力評論。
  34. 莊文忠、張鐙文, 徐明莉,2011,非營利組織的政策倡議與策略結盟:多元主義與統合主義的詮釋,第三部門學刊。
  35. 莊文忠,2010,台灣民眾公民意識的變化:2008年政權二次輪替前後的比較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36. 莊文忠、徐明莉、張鐙文,2009,非營利組織的議程設定與政策倡議的形成:質化研究的檢證,公共行政學報。
  37. 莊文忠,2008,績效衡量與指標設計:方法論上的討論,公共行政學報。
  38. 莊文忠、張順全,2008,探索選民的投票行為變化:應用機率分配模型的預測方法,選舉研究。
  39. 莊文忠、 劉義周、 游清鑫、 蔡佳泓 ,2008,評鑑大學教學成效:工商業雇主最愛誰?,高教評鑑雙月刊。
  40. 莊文忠,2007,倡議型非營利組織倡議的創新策略與途徑,第三部門學刊。
  41. 莊文忠,2006,轉型中的地方治理:從柴契爾主義到新工黨,台灣民主季刊。
  42. 莊文忠(譯)、David. L. Weimer(著),2004,建立政策分析中立專業的制度:鞏固型民主國家中提昇客觀與平衡的資源,政治學報。
  43. 莊文忠,2003,制度的研究:『新制度論』觀點的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
  44. 莊文忠,2000,選舉預測與策略性投票:以八十九年總統選舉為例,理論與政策。
  45. 莊文忠、林水波,1999,民主行政觀的政府再造策略,人事行政。
  46. 莊文忠、林水波,1998,政策問題的建構與決策議程的啟動,立法院院聞。
  47. 莊文忠、 林水波,1998,政策論述與議程設定,立法院院聞。
  48. Hanyu, Xiao, Ting Gong, Chi-Lik Yu, Wen-Jong Juang and Baishun Yuan. 2020.  "Citizens’ Confidence in Government Control of Corrup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49. Chen, Yu-Che, Lung-Teng Hu, Kuan-Chiu Tseng, Wen-Jong Juang, and Chih-Kai Chang. 2019. "Cross-boundary E-Government Systems: Determinants of Performanc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50. Yu, Chilik, Chun-Ming Chen, Wen-Jong Juang and Lung-Teng Hu. 2008.  "Does Democracy Breed Integrity? Corruption in Taiwan during the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Period". Crime, Law and Social Change.
  1. 張國偉、葉一璋、莊文忠、徐明莉,2021,我國各級政府機關建置透明化措施之分析:以廉政署「量化指標數據資料蒐集平臺」為例    
  2. 莊文忠 ,2021,我國公民社會的學術研究圖像:期刊文章的內容分析初探    
  3. 莊文忠 ,2020,公民社會的圖像與分析框架:歷史與理論脈絡的探究    
  4. 莊文忠、陳俊明、李宗模、郭宗城 ,2020,國防貪腐零容忍測量的虛與實?抽象式與情境式問法的效度分析    
  5. 郭宗城、李宗模、莊文忠、陳俊明 ,2020,國軍人員的國防廉潔評價對國軍廉政工作滿意度的影響:GDI 五大構面的比較分析    
  6. 陳俊明、郭宗城、李宗模、莊文忠 ,2020,政府國防廉潔指數(GDI)多元利害關係人的觀點    .
  7. 李宗模、莊文忠、陳俊明、郭宗城 ,2020,政府國防廉潔指數的量化問卷發展:,2019年國軍人員抽樣調查的實證分析    
  8. 余致力、莊文忠、林美榕 ,2020,民眾對貪腐認知與評價的變化:台北市兩波調查資料的比較分析    
  9. 莊文忠、張順全,2019,基層選舉的『去政黨化』?,2018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的實證分析    
  10. 莊文忠、郭宗城,2019,政策斷續與均衡的量化分析模式:以臺北市政府預算政策為例    
  11. 莊文忠,2019,科技促進民主?民眾對推動電子投票與民主發展的關聯性分    
  12. 莊文忠,2019,選民最後投給了誰?,2016年總統選舉的定群樣本分析  
  13. 莊文忠,2019,不同抽樣清冊下之調查母體與投票母體的輪廓分析—以TEDS ,2016年總統選舉調查為例  
  14. 莊文忠、徐明莉,2019    委託代理人理論與第三方評估機制之建構:以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為例   
  15. 莊文忠,2019,社會企業發展資料庫之設計:理論與實務的權變觀點  
  16. 莊文忠、徐明莉、藍世聰、許敏娟、曾丰彥、林德芳,2019,誰在參與?臺北市政府推動參與式預算之調查分析    
  17. 莊文忠、吳佳霖,2018,社會企業友善政策環境之建構:城市治理的觀點  
  18. 吳佳霖、莊文忠,2018,社為何而活?社會企業的影響力取捨      
  19. 莊文忠、林美榕 ,2018 ,2016年總統選舉的藍色憂鬱?兩種個體資料的分析    
  20. 林美榕、莊文忠 ,2018,專家評估的信度與效度?以臺灣公共治理指標主觀問卷調查為例    
  21. 莊文忠 ,2018,社會企業的透明與責信:資料庫建置與集體協作模式之探討    
  22. 莊文忠、徐明莉 ,2018,台灣民眾的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  
  23. 余致力、莊文忠、陳思涵,2017,何謂貪腐零容忍?台北市民廉政認知的實證分析    
  24. 莊文忠 ,2017,非營利組織的領導轉換過程與挑戰:多元個案的實證分析    
  25. 蘇毓昌、莊文忠、陳俊明 ,2017,我國軍事院校推動廉潔教育現況之檢視  
  26. 莊文忠,2017,誰是接班人?台灣非營利組織領導人才培育的問題與挑戰    
  27. 莊文忠、余致力,2016,貪腐容忍度的類型化建構:內在與外在效度的評估    
  28. 張順全、莊文忠,2016, 超越藍綠?政治版圖在,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的新應用    
  29. 洪永泰、莊文忠、徐明莉,2016,選舉人性別投票統計:三種抽樣設計的模擬比較  
  30. 余致力、莊文忠,2016    測量與解釋臺灣民眾的貪腐容忍度    
  31. 莊文忠,2016,非營利組織的接班計畫:整合性概念模型初探  
  32. 莊文忠 ,2015,To be or not to be:非營利組織與社會媒體的經營    
  33. 林美榕、莊文忠,2015,問卷調查題型設計的效應檢證—以「政治知識」測量的隨機實驗為例    
  34. 莊文忠,2015,解構與建構非營利組織與媒體的社會行銷關係:角色理論觀點的詮釋    
  35. 胡龍騰、莊文忠、曾冠球、張鐙文、張智凱,2015,電子化跨機關資料交換決策行為之影響因素:準實驗設計下量化與質化資料之分析    
  36. 徐明莉、莊文忠,2015,非營利組織與媒體報導:以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社會行銷為案例    
  37. 張順全、莊文忠,2015,運動貪腐的偵測初探:應用資料庫分析台灣職棒簽賭案    
  38. 莊文忠,2015,從議程設定觀點分析政府與媒體的政策溝通與話語權    
  39. 胡龍騰、莊文忠、曾冠球、張鐙文、張智凱,2014,不同實驗情境刺激的有感與無感?以電子化跨域服務的認知與行為的測量為例    
  40. 徐明莉、莊文忠,2014,攜手創造福利化社區:萬華社區協力聯盟的網絡治理模式探討    
  41. 莊文忠、洪綾君、廖興中、劉育津、林德芳、徐明莉 ,2014,政府資料探勘的價值與挑戰:「臺北市長期發展網領」的經驗學習    
  42. 張順全、莊文忠、張正享,2014,發展分裂投票行為之新測度指標:以,2012年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實證    
  43. 莊文忠,2014,非營利組織的網路溝通與行銷:網站內容的初步分析    
  44. 鮑彤、莊文忠、林瓊珠,2013,從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婦女保障席次的選舉效應評估  
  45. 莊文忠、林美榕,2013,指數或量表?以TEDS的政治知識測量為例    
  46. 莊文忠、洪永泰、陳俊明,2013,公共治理指標的建構與測量:臺灣經驗的檢視  
  47. 莊文忠,2013,透明治理與開放政府:公民導向責信模式的制度設計    
  48. 曾冠球、胡龍騰、莊文忠、張鐙文、張智凱,2013,電子化服務創新接受的制度誘因:以跨機關電子資料交換為例」    
  49. 胡龍騰、莊文忠、曾冠球、張智凱、張鐙文,2013,情境因素與電子化跨域服務認知的因果關聯:多因子準實驗設計的初探性研究    
  50. 莊文忠、 張鐙文,2013,我國醫療院所藥袋標示品質政策執行成效之空間分析:以,2006-,2008年藥袋標示調查為例    
  51. 莊文忠,2013,非營利組織如何創造「新聞價值」?非營利工作者與新聞工作者的觀點比較    
  52. 莊文忠、洪永泰、陳俊明 ,2013,廉政治理與政府廉政指標的建構:國際化與本土化的接軌    
  53. 徐明莉、 莊文忠,2012,2012校園記者使用公民媒體議程設定及公民參與實踐之研究:以PeoPo校園採訪中心為例    
  54. 莊文忠,2012,調查無反應的多層次分析:以2001至,2010年TEDS調查資料為例    
  55. 莊文忠、 林瓊珠、 鄭夙芬,2012,選舉競爭程度對女性候選人當選機會的影響:以地方層級民意代表選舉為例    
  56. 莊文忠,2012,非營利組織與媒體的互動:網絡連結和社會行銷策略    
  57. 劉正山、 莊文忠,2012,項目無反應資料的多重插補分析  
  58. 曾冠球、 胡龍騰、 莊文忠、 張智凱、 張鐙文,2012,飛向雲端?五都資訊匯流的機會與挑戰  
  59. 莊文忠、 徐明莉,2012,核心或邊陲?非營利組織的政策網絡關係與策略選擇    
  60. 李仲彬、 莊文忠、 黃東益、 彭婉柔,2012,藍綠如何有別?政黨認同與民眾對政府清廉程度認知    
  61. 莊文忠、 黃東益、 李仲彬、 徐明莉,2012,政黨因素與政府清廉評價的關聯性:個體與總體層面初探    
  62. 鄭敏惠、 莊文忠 ,2012,民意認知、媒體報導與官方統計的資訊一致與分歧之探究:以,2010年大台南市三合一選舉為例
  63. 莊文忠,2011,績效指標建構的二元論證:以地方政府廉政指數為例  
  64. 林瓊珠、 莊文忠、 鄭夙芬,2011,女性國會議員之保障制度及其效果的跨國比較分析    
  65. 莊文忠、 張鐙文、 徐明莉,2011,環保運動的在地化-北、高兩市環保團體的經驗分析    
  66. 胡龍騰、 曾冠球、 莊文忠,2011,電子化跨域治理與政府行政效能:主客觀評價之交叉檢證    
  67. 莊文忠,2011,動物態度研究在台灣:方法論與研究取向  
  68. 莊文忠,2011,平等與差異:從政策的參與與分配探討公民的公平意識    
  69. 莊文忠、 胡龍騰、 曾冠球、 張智凱,2011,G2G電子化資料交換成效評估:國稅與商工系統使用者觀點的比較分析    
  70. 莊文忠,2010,網絡治理的民主與效能:績效評估的觀點    
  71. 胡龍騰、莊文忠、洪綾君、郭昱瑩,2010,政府服務品質獎評選機制之檢視  
  72. 莊文忠,2010,網絡治理(Network Governance)的理性算計: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觀點的分析    
  73. 莊文忠,2010,網絡治理(Network Governance)研究的混合設計:量化與質化方法的結合    
  74. 莊文忠,2010,網絡治理(Network Governance)的前景與難題:資源依賴理論(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與資源動員理論(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的雙重論
  75. 證    
  76. 莊文忠,2010,民主治理系絡中的公民意識與領導行為  
  77. 莊文忠,2010,非營利組織的責信與績效:代理人理論(agency theory)觀點的論證與反思    
  78. 莊文忠,2009,非營利組織的責信與資訊透明:代理人理論觀點的論證    
  79. 莊文忠、 徐明莉,2009,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聯盟的績效指標建構-以殘障聯盟為例    
  80. 莊文忠,2009,非營利組織從事政策倡議的前因與後果:量化評估途徑的可行性  
  81. 張鐙文、 莊文忠,2009,計畫行為理論的權值分析:以政府電子化參與機制為例 
  82. 莊文忠、 徐明莉、 張鐙文,2008,政策倡議的形成:析探非營利組織的議程設定  
  83. 莊文忠,2008,政權二次輪替前後公民意識的變化分析:,2007年受訪樣本的追蹤調查    
  84. 莊文忠、 張鐙文、 徐明莉,2008,非營利組織的政策倡議與策略結盟:多元主義與統合主義觀點的分析    
  85. 莊文忠、 張順全,2008,單一選區兩票制下「政黨票」與「候選人票」的一致性測量與分析:以,2008立委選舉為例    
  86. 莊文忠,2008,NPO與政府部門的網路連結與政策倡議:質性對話的分析  
  87. 張鐙文、 莊文忠,2008,地方行政人員對線上公民參與機制的認知與行為:計劃行為理論觀點的應用    
  88. 洪永泰、 莊文忠,2007,臺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樣本人口特徵的變化:1990-2004    
  89. 莊文忠、 陳俊明、 胡龍騰、 余致力 ,2007,公民的廉政認知與民主治理:組織、成員與制度的實證分析    
  90. 莊文忠、 胡龍騰,2007,非營利組織的自律與認證:理論與實務的對話    
  91. 莊文忠,2007,台灣第三部門的政策倡導創新與公共決策    
  92. 莊文忠、 吳穎年,2007,台灣公共行政研究領域與研究方法之演變與意涵─以1997至,2006年碩士論文為例  
  93. 莊文忠,2007,國會績效衡量指標建構之初探性研究:平衡計分卡理念之導入    
  94. 莊文忠,2007,非營利組織治理與責信的關聯性初探  
  95. 莊文忠,2007, NPO與政府互動:政策網絡連結機制的實證分析    
  96. 莊文忠、 吳穎年,2007,台灣公共行政研究領域與研究方法之演變與意涵─以1997至,2006年碩士論文為例    
  97. 莊文忠,2006,政府再造與地方治理:英國地方政治改革的經驗學習    
  98. 莊文忠、 胡龍騰,2006,治理績效、施政滿意度與政治信任的聯結:地方政府的初探性研究    
  99. 莊文忠,2006,台灣地區縣市層級分裂投票初探:以,2005年縣市長選舉為例    
  100. 莊文忠,2006,非營利組織的政策網絡分析  
  101. 莊文忠、 胡龍騰,2006,施政表現、候選人特質與選民投票行為:,2005年縣市長選舉的實證分析    
  102. 莊文忠,2005,民意調查與公民會議的政策參與意涵分析    
  103. 莊文忠、 林子倫,2005,自由或保守:台灣民眾政治意識的實證分析  
  104. 莊文忠、 陳定銘,2005,社會團體績效評鑑制度析探    
  105. 莊文忠,2005,政策變遷模式的建立:以1993-,2005台灣的立法政策為例    
  106. 莊文忠,2005,績效衡量與指標設計:方法論上的討論    
  107. 洪永泰、 余致力、 陳俊明、 莊文忠、 林嘉隆、 蘇毓昌、 龍韋良、 黃玉華,2005    公共管理績效評估:城市廉政指標的建立  
  108. 莊文忠,2000,民意調查與策略性投票:以八十九年總統選舉為例  
  109. 莊文忠,1996,政策論述與議程設定  
  110. Juang、 Wen-Jong、 Chia-Lin Wu、 Yu-Hsiang Fu.  2018.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Social Enterprises in Taipei City. "
  111. Yu、 Chilik and Wen-Jong Juang. 2017.   "Zero Tolerance of Corruption: What does it really mean?."    
  112. Yu、 Chilik and Wen-Jong Juang. 2016.   "Corruption Tolerance and Integrity Assessment: An Evidence-based Study of Public Cognition in Taiwan"   
  113. Chang、 Teng-Wen Chih-Kai Chang、 Lung-Teng Hu、 Kuan-Chiu Tseng、 and Wen-Jong Juang. 2016.   "The Critical Factors on the Behavior of Crossing-boundary Electronic Data Sharing:Using Decision Trees for Mining "    
  114. Hu、 Lung-Teng、 Kuan-Chiu Tseng、 Wen-Jong Juang、 Chih-Kai Chang and Teng-Wen Chang. 2014.    "Assessing the Determinants of Cross-Agency Data Sharing Behavior: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Bureaucratic Decision Making. "    
  115. Hu、 Lung-Teng、 Kuan-Chiu Tseng、 Wen-Jong Juang、 Chih-Kai Chang and Teng-Wen Chang.  2013.    "Collaborative Cross-boundary Electronic Governance: A Refinement of Empirical Models "    
  116. Hu、 Lung-Teng、 Kuan-Chiu Tseng、 Wen-Jong Juang、 Chih-Kai Chang. 2012.    "An Integrated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lectronic Cross-Boundary Governance "    
  117. Hu、 Lung-Teng、 Kuan-Chiu Tseng、Wen-Jong Juang and Chih-Kai Chang. 2011.   "Antecedents of Electronic Cross-Boundary Collaboration "  
  118. Chia-Hung Tsai、 Ding-Ming Wang、 Chao-Chi Lin and Wen-Jong Juang 2009 " Assessment of Influences of Changes in the Electoral System on the Party System: Examination of the Variance Structure Model "    
  119. Hu、 Lung-Teng and Wen-jong、 Juang. 2008.    "Who Gover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itizen and Bureaucratic Perspectives on Taiwan Municipal Governance "  
  120. Hu、 Lung-Teng、 Wen-jong、 Juang. 2007.   "Linking Government Performance、 Citizen Satisfactions and Public Trust: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aiwan’s Local Governments "    
  121. Hung、 Yun-tai、 I-jan Yeh、 Wen-jong Juang、 and Wei-hwa Chen. 2006.   "An Investigatory Analysis on the Integrity of Tax Collecting Agency in Taiwan "    
  122. Hung、 Yung-tai Chun-ming Chen and Wen-jong Juang. 2005.   "Measuring Corruption: A Composite Government Integrity Index " 
  1. 111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我國公民社會研究的整合性後設分析
  2. 109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推動規劃補助計畫)    2020年至2024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規劃計畫
  3. 109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臺灣民主化脈絡下公民社會的圖像與發展?理論觀點與實證研究的交叉檢證
  4. 108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廉能政府與施政滿意:多方利害關係人的認知與評價
  5. 106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社會企業的組織發展與績效衡量: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的結合
  6. 105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推動規劃補助計畫)    2016年至 2020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
  7. 105年度    國內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6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民主的挑戰與深化:臺灣新政局的契機」國際學術研討會
  8. 104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接班人計畫?非營利組織的領導發展、人才網絡與培育機制分析
  9. 104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貪腐容忍與廉政評價:兩岸三地民眾認知之比較研究
  10. 102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新媒介?新網絡?-非營利組織如何使用網際網路與社會媒體進行政策倡議與社會行銷
  11. 101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推動規劃補助計畫)    2012年至2016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
  12. 100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推動規劃補助計畫)    2010世界價值觀調查─台灣
  13. 100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與媒體共舞?多面向評估非營利組織的議程設定與社會行銷
  14. 100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一般研究計畫)           選舉與民主:臺灣調查經驗的啟示--調查研究無反應的多層次分析與補救策略:以TEDS資料庫為主要分析案例
  15. 099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推動規劃補助計畫)    2009年至2012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2/3)
  16. 098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推動規劃補助計畫)    2009年至2012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1/3)
  17. 097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新進人員研究計畫)    政策網絡與社會資本的測量與分析:以台北市和高雄市的環保倡議團體為例
  18. 096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新進人員研究計畫)    政策網絡下的倡議型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部門:成員重疊性對政策倡導與政策制定的影響(II)
  19. 095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新進人員研究計畫)    政策網絡下的倡議型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部門:成員重疊性對政策倡導與政策制定的影響(I)
  20. 093年度    專題研究計畫 (新進人員研究計畫)    政策變遷模式的建立:以1992-2004台灣的立法政策為例
  1. 莊文忠(譯),2021,愛上統計學,五南圖書。
  2. 洪永泰、莊文忠,2020,網路時代的民意調查,數位治理。
  3. 莊文忠,2019,全球反貪運動,廉政:從觀念到實踐。
  4. 莊文忠,2019,我國廉政建設與具體作為,廉政:從觀念到實踐。
  5. 蘇毓昌、莊文忠、陳俊明,2017,我國軍事院校廉潔教育:現況與前瞻,國際軍事廉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防廉政之實踐與展望。
  6. 莊文忠、鄭天澤譯,2017,愛上統計學(第四版)。    
  7. 莊文忠、陳俊明、胡龍騰,2016,如何衡量公共治理:臺灣經驗,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
  8. 莊文忠,2016,非營利組織與公共傳播:理論與實證,雙葉書廊。
  9. 莊文忠,2015,非營利組織的網路溝通與社會行銷:組織網站內容的分析,地方治理的理論與實踐。
  10. 曾冠球、胡龍騰、莊文忠、張智凱、張鐙文,2014,飛向雲端?五都資訊匯流的機會與挑戰—趨勢與挑戰,地方治理之趨勢與挑戰:臺灣經驗。
  11. 莊文忠,2013,網絡治理(Network Governance)的難題與前景,當代治理新趨勢。
  12. 莊文忠,2013,調查無反應的多層次分析:以2001至2010年TEDS調查資料為例,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方法論之回顧與前瞻。
  13. 劉正山、莊文忠,2013,項目無反應資料的多重插補分析,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方法論之回顧與前瞻。
  14. 莊文忠、鄭天澤譯 ,Neil. J. Salkind著,2012,愛上統計學。    
  15. 莊文忠譯, Robert L. Miller et al.著,2011,SPSS在社會科學的應用二版。    
  16. 莊文忠、陳俊明、余致力、洪永泰,2011,地方政府廉政指數的初探性建構,廉政與治理。
  17. 莊文忠、陳俊明、胡龍騰、余致力,2011,廉政認知與民主治理,廉政與治理。
  18. 莊文忠,2011,非營利組織之治理與責信,廉政與治理。
  19. 莊文忠,2010,非營利組織績效管理,文建會文化藝術財團法人業務參考手冊(II)。
  20. 莊文忠,2009,績效管理與衡量:指標設計的議題與實務,績效管理與衡量:指標設計的議題與實務。
  21. 余致力、彭渰雯、莊文忠、杜文苓、林子倫,2008,公共議題政治學,公共議題政治學。
  22. 莊文忠,2008,台灣正名運動應否持續推動?,公共政治經濟學。
  23. 莊文忠,2008,多元入學方案應否繼續推動?,公共政治經濟學。
  24. 莊文忠,2008,NPO與政府互動:政策網絡連結機制的實證分析,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
  25. 莊文忠,2008,非營利組織如何連結與整合政府的資源,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非營利組織培力指南(5)。
  26. 莊文忠,2006,倡議型非營利組織的政策網絡分析,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
  27. 莊文忠譯, Robert L. Miller et al.著,2006,SPSS在社會科學的應用。
  28. 莊文忠,2006,績效衡量與指標設計:方法論上的討論,民營經濟與政府管理。
  29. 莊文忠,2004,政策體系與政策變遷之研究:停建核四政策個案分析,政策體系與政策變遷之研究:停建核四政策個案分析。
  30. 王崇斌、莊文忠,1999,公共政策新論,公共政策新論。
  31. 陳志瑋、王崇斌、莊文忠,1999,政府再造,政府再造。
  32. 莊文忠,1997,政策設計理論的建構:全面性觀點初探,政策設計理論的建構:全面性觀點初探。
  33. Juang, Wen-Jong, Chilik Yu, and Ho-Chin Yang, Hsin-Chung Lia. 2015. Democracy in Asia: Change, Reality and Tasks. Democracy in Taiwan The Application of ADI Survey.  
  34. Juang, Wen-Jong. 2015. Policy Analysis b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Public Analysis in Taiwan  
  35. Chun-Ming Chen,Wen-Jong Juang. 2010. Public Service Ethics and Corruption in Taiw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East Asia: Mainland China,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Boca Raton, 
  36. Yu, Chilik, Chun-Ming Chen, Lung-Teng Hu and Wen-Jong Juang. 2009. Evolving Perceptions of Government Integrity and Changing Anticorruption Measures in Taiwan. Preventing Corruption in Asia: Institutional Design and Policy Capa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