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研究案摘要

隨著Web 2.0的廣泛推廣,公部門也逐漸將Web 2.0的概念落實在電子化政府的發展中,「國家政策網路智庫」與「願景2020」也應運而生。上述本著使用者為中心的網路服務平台,鼓勵民眾主動參與政策議題討論、分享,使政府能適時回應民眾需求,然而,啟用至今已逾三年,並未顯見民眾政治參與意願的提升,使得Web 2.0的核心價值與延展效應無法呈現。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理論與實務方面亟欲探討的是:基於Web 2.0概念所建構設計的e化參與平台,到底是甚麼因素,影響著民眾參與政策對話與知識分享行為?藉由本研究的執行,預計未來主要達成的目標以及相對應方法有下列三點:1. Web 2.0的深入瞭解;2. 型塑Web2.0運作成效的評估架構;3. 植基於Web 2.0建構的e化平台,探尋實際掌握公民參與的影響因素。

研究方法

  1. 文獻回顧:瞭解相關Web 2.0的界定暨建構本文評估架構。
  2. 網站內容分析:實際瞭解民眾網路參與行為。
  3. 深度訪談:瞭解現階段政府落實Web 2.0的問題與未來。
  4. 專家座談:藉以修正本文建構的評估架構。
  5. 網路問卷調查:評估民眾在Web 2.0價值層面與電子化參與上的感受,並探究影響參與的因素。

研究結果

(一)Web 2.0 的範疇:
1. Web 2.0 與過往電子化政府的差別在於是雙向互動,非單向關係。
2. Web2.0 並不是一個是非、有無的二分判斷問題,而是一個連續的集合體。也就是說,僅能說明某網站趨近於Web 2.0,或者不趨近於Web 2.0。
3. 依據相關文獻檢閱,可將Web 2.0 概念區分為三個階層,由下至上分別是技術、應用與價值層面等。技術階層主要是強調要落實Web2.0 所應具備的科技技術,而應用階層主要是指如何應用第一階層的科技技術,以營造一具備Web 2.0 的平台,最後在價值層面上,乃是奠基於前兩階層(技術與應用)下,網站使用者所可以感受到的功能與衍生性效益,包括使用者即為生產者、群體智慧、系統(功能)持續更新,以及使用者極為便利。
4. 在上述Web 2.0 價值層面中,各學者及實務專家指出,尤以使用者即為生產者以及群體智慧最為重要。
(二)各國網站應用Web 2.0 於電子治理的經驗借鏡:
1. 政府部門或官方網站在運用Web 2.0 的成效上仍有進步空間,主要原因為電子決策和諮商難以實踐,政府無法保證給予民眾回饋,如同系統論所示,回饋圈的匱乏將導致政府不知道民眾新的需求所在,而民眾也不曉得政府為他們做了甚麼?做了多少?。因此,給予人民知曉發表意見後的處理將是吸引群眾上網討論的最大誘因。
2. 在Web 2.0 的網站下仍是以電子化資訊公開的成效高於電子化諮商與電子化決策成效。
3. 政府在Web2.0 的使用上不一定要侷限在本身與一般大眾之間,我們可依其網站設計的目的,而設定不同的使用者。
4. 依據網站設立目的設定主要的使用者,但不排除非主要使用者的參與。
5. 各網站均秉持使用者即為生產者的核心宗旨。
6. 歐巴馬運用Web 2.0 之方式雖為各界所推崇,但在入主白宮後,網站活力不似以往。資訊公開雖能做到,但諮商和討論全無。因此,由此點我們可以做進一步的省思,我們必須注意到歐巴馬運用網站的時間點問題,當時為了追求政務勝選之便,架構起以Web2.0 的網站,其運用受到各界的贊賞;然,在入主行政系統之後,實際涉入政府決策,此時,網站功能卻也淪為資訊的提供更勝於諮商與討論。
7. 網站議題若越能切合民眾需求,將可預見的是討論活動的熱烈參與。
8. 倘若網站討論內容涉及專業性程度較高者,討論活動將較不活絡,但網站的討論內容卻具有一定的品質。
(三)現階段我國執行Web 2.0 於電子治理的檢視:
1. 現階段政府運作缺失:
(1)相對於私部門而言,公部門本身較缺乏對於Web 2.0 的相關認知,以及運用Web 2.0 於電子治理時的長遠規劃。
(2) Web 2.0 網站的應用不僅要向外部顧客推廣,也要對內部顧客行銷,改善政府內部成員的參與意願。
(3) 公部門成員普遍對於民眾在網站上的討論欠缺回應性。
2. 未來政府實施建議:
(1) 未來在落實Web 2.0 時,應同時考量如何銜接下一個十年即將來臨的Web 3.0。
(2)政府相關法令規章應予以鬆綁,摒除單位與單位間的本位主義,促進組織間的協調。畢竟有些網路政策議題的討論往往跨越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相關單位。
(3) 政府在執行Web 2.0 時,應考量分眾概念的落實,如同受訪者曾經指出的,既要打廣又要打大是不可能的事情。政府必須思考哪些業務適合以Web 2.0 的形式提供,而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

(四)影響電子化參與的關鍵因素:
1. 透過迴歸分析檢視影響電子參與的關鍵變數發現,對於電子化參與具有顯著影響的變數有二:「系統持續更新」、「使用者極為便利」。
2. 針對網路問卷調查統整結果:
(1) 由網路智庫與願景2020 的受測者,普遍不太熟悉網站上相同討論社群的成員觀之,兩網站在群體智慧的表現上仍有進步空間。
(2) 在持續測試構面上的系統(功能)會持續更新上,網路智庫與願景2020的受測者普遍表示無意見或贊同。
(3) 對於網路智庫或願景2020 所提供的資訊內容感到充足與符合本身所需。
(4) 網站設計的介面協調與自我期許相一致的看法上,網路智庫與願景2020受測者均表示同意。
(5) 就網站設計的簡單明瞭與容易使用而言,願景2020 會比網路智庫的受測者來的更為積極正面。
(6) 網路智庫與願景2020 的受測者普遍同意網站的穩定度與速度。
(7) 對於網站所提供的隱私保護與資料保全措施普遍感到滿意。
(8) 對於網站給予及時的回應性服務來看,兩網站的受測者普遍表示無意見。
(9) 受測者對於參與網站討論的動機主要來自於想要表達對政策的看法,以及進一步討論政策議題。
(10) 就樣本所進行的迴歸分析來看,僅持續更新與使用者極為便利顯著影響電子化參與。

附加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