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研究案摘要

電子化政府推動至今已經超過十年以上的時間,臺灣電子治理研究中心(Taiwan Electronic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依據「行政院研考會委辦電子治理研究中心委外服務計畫」於2007年成立至今邁入第五年,就電子治理相關政策研究、國際合作、基礎資料庫建立、乃至於政府計畫績效評比等已有顯著成果,並累積相當經驗,然而其定位與營運方式也面臨轉型的挑戰。 考量政府需要一個在電子治理專業的國際智庫組織,作為政府治理夥伴,前瞻未來,提供政策建言,展現我國電子治理的成果,並引領世界潮流,本研究透過深入了解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銀行、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等)與相關學術研究中心的營運模式、研究方向與特色,同時與國際學者交流互動,針對臺灣電子治理研究中心未來最佳營運模式,以及發展由台灣引領的國際研究方向,提出具體可行建議。

研究方法

(一)多方文獻與資料檢視:1. 營運模式:透過文獻以及國際知名電子治理研究中心的網站,蒐集其營運資料,包括這些組織的組織目標、組織設計、營運策略,考量內外環境、經費、人力資源、潛在競爭者與合作對象、績效考核等變數,比較分析各類營運模式。2. 研究議題:參考國際知名電子治理研究中心或是民間組織發表與電子治理相關的重要研究報告,加上研究重要國際電子治理 電子化政府評比指標,綜合分析提出最受重視的領域與議題。
(二) 尋求廣泛、直接與深入的專家意見:1. 營運模式:植基營運模式的文獻比較分析,進一步透過國內外學者專家訪談與產官學專家座談會,深入評析 TEG 未來可能營運模式。2、研究議題:統整文獻比較分析,設計問卷,針對國內外電子治理學者與專家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最後配合產官學專家座談會,就研究議題進行深入且完整 的討論,尋求共識。

研究結果

(一) 組織營運:1. 當前國際知名的電子治理研究中心,皆掌握了下述基本原則:(1)建立專業和專職的領導團隊。(2)長期且穩定的主要經費來源、配合多元的其他次要來源。(3)建立以核心競爭力為基礎的經營和國際合作策略。2. 四種可參酌的模式:「校內非一級研究中心」、「校內一級研究中心」、「社團法人」以及「財團法人」。
(二)研究議題:歸納出電子治理7大研究領域與22項議題,同時透過網路調查,將這些領域及其子題的重要性加以排序,在7大領域部分,重要程度由高至低分別是:「電子化政府的績效」與「具前瞻性、獨特性、與相對競爭優勢的特定議題」(並列第一)、「電子治理的制度建置與創新」、「民眾數位參與及與政府和其他部門的協力」、「電子化政府的優質規劃與管理」、「全球化和區域化下的電子治理」、「電子化政府財政與費率/收費議題」。

附加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