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案摘要
本計畫使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檢閱、深度訪談法(Depth Interview)、德菲法(Delphi Method)。首先,藉由五個國家─美國、英國、荷蘭、新加坡、及日本─資訊人力議題的文獻探討資訊人力的職能內涵、招募、培育、與評估方式;再則,整理出當前我國職能趨勢;最後,計畫團隊依據文獻檢閱與政府、業界與學界專家學者之訪談建議,整理並提出三層次構面─個人、組織、及環境─與五面向─背景、態度、歷練、技術訓練及人際關係所應重視的職能,發現政府資訊人員所須提升之資訊素養首重人際關係與個人態度,其次包括技術培訓與個人歷練。
1.態度面向:有主動學習的態度比起專業技術更顯重要,而中高階資訊主管也要以支持與鼓勵的態度來提升資訊人員的學習積極度。另外資訊人員不可本位主義太重、認同組織使命與價值觀、掌握環境變化、執行變通的能力也很重要,在面對不同的合作對象時要能易地而處,以政府為主全面性思考,才能讓資訊技術發揮最大效益。
2.人際關係面向:政府資訊部門在輔助其他部門進行電子化作業的過程中,需要通盤瞭解合作單位之業務內容及運作流程,得以因應多元機關文化與所須資訊技術性質與內容。因此資訊人員不論單位內或跨單位的溝通協同能力都需具備,才能確實瞭解問題,並有能力執行整合動作,將工作層次從「技術人員」(technician)提升至「規劃者」(planner)。
3.技術面向:資訊人員須具備基礎的專業知識,才能進一步加值應用,且由於技術變遷快速,除了創新、應用、數位匯流、雲端運算、Open Data、Big Data、資料治理等必備技術之外,還需專精提供服務的特定領域知識,例如:開放政府、智慧城市、第五代電子化政府、Digital Plus計畫與手機通訊(如Line)等。
4.歷練面向:依訪談發現,個人歷練與工作單位環境和業務息息相關,其中的重要素養包含個人經驗的影響、機構及組織目標改變、成本觀念預算規劃、內外環境改變、及職位改變。所以,政府機關理應舉辦相關資訊與管理研習,及建立完善的獎勵制度與升遷制度,力求專業自我成長與不斷進階學習,以提升資訊人員專業素養,並進一步提高政府服務之效能,也能讓行政與實務經驗不斷傳承下去。
本計畫的貢獻,在於前瞻性地建構一個完整的公務資訊人力職能地圖,以評估實務的發展狀況。除了提出五面向的研究架構,也針對產官學三界的資訊單位主管或熟稔資訊治理事務的人士進行深度訪談,期能整合未來資訊人力應具備的資訊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