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5年10月22日至10月24日於俄羅斯Moscow State Pedagogical University舉辦Social computing. Basics,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social and humanitarian effects (ISC-15) 研討會。ISC-15目的包含:(1)定義俄羅斯網路使用者的網路通訊規模與網路內容組成結構;(2)辨識特定網路通訊參與者的政治主觀性 (political subjectivity);(3)比較不同國家的資料與線上通訊與政治系統的關聯和模型。 電子治理研究中心由黃東益主任代表出席,此次參與目的在於分享我國使用網路與其在政治、經濟以及社會面向影響的案例、研究成果與其他國家學者專家進行研討交流,了解他國數位國情趨勢以及調查方法的相關經驗,拓展研究人員視野及強化研究能量,以及建立國際網絡連結,提高電子治理中心國際知名度,建立國際合作。 黃東益教授分享電子治理研究中心2012-2015年所執行的有關數位國情的研究成果。該報告分享我國民眾數位使用行為以及影響的各個面向,讓俄羅斯會議與會者對我國近幾年來的數位國情發展有初步的瞭解。第二個報告是分享太陽花學運期間,成員如何運用數位科技,進行動員、溝通、募款、後勤支援,最後並評估資通訊科技對於政治動員及公民參與的影響。該報告完成後,引起頗多回響,俄羅斯與會者提及未來將烏克蘭以及亞美尼亞的案例與台灣進行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