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本中心4月28日於國立政治大學綜合院館國際會議廳舉辦「建國百年電子治理趨勢論壇:政府在新媒體時代的再定位 (The Repositioning of Government in the Era of New Media)座談會」。會中邀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施能傑主任(另開新視窗)致詞、全球之聲阿拉伯版負責人的Mr. Mohamed ElGohary專題演說。座談會由本中心陳敦源教授主持,邀請政治大學外交系李登科教授(另開新視窗)成功大學洪敬富教授(另開新視窗)數位文化協會(另開新視窗)徐挺耀理事長與會。 施主任開幕致詞表示,Web2.0新媒體的傳播與互動方式,已重新改變民眾與政府的互動行為。透過社群媒體(social media),其實有助政府更瞭解民眾如何看待許多政府相關議題,除了更能掌握民意脈動外,也較能制定符合民意需求的政策,這是值得持續關注的議題。 Mr. ElGohary(另開新視窗)以「從網路社會運動者看政府媒體治理的機會與挑戰(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Government’s Role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A Viewpoint from an Online Activist)」為題發表演說,舉埃及為例,網路新媒體已成為要求政府改革的利器,甚至能促使不得民心的威權統治者下台。在另一方面,在新政府的重建上,網路新媒體也扮演關鍵角色,其所形成的輿論方向,得以協助指導制度的設計,不至偏離民眾的訴求,成為民主重建的穩定力量。在稍後的座談會中,他也補充,此次埃及政治變革最重要成就之一,即是讓社群媒體得以參與政府決策的過程。 李登科教授也分析到,近來北非中東地區發生政治變革如此快速的主因有四:一是執政者的貪腐嚴重、二是長期獨裁統治、三是失業率高、四是新媒體的擴散效應。特別是新媒體的擴張效應讓前三項事實的更快地被揭露出來,民怨迅速集結,形成空前的改革力量。另一方面,媒體的報導也不能背離事實,若國家領導人有能力改善政經及社會環境,媒體的作用力就不會如此波瀾壯闊。新媒體時代的趨勢是愈想控制媒體,它愈不受控制,這是政府在思考與新媒體的關係時,需要去重新理解的。 洪敬富教授認為政府新媒體時代的再定位,可分兩個層面來看:在民主體制的國家,政府對媒體的運用在於提升政治效能、獲得政治上的信任等方面;在威權體制的國家,則是強調會對媒體的治理,引導對政策有利的輿論。在新媒體時代裡,媒體應更能發揮其監督的力量,減少政府權力的濫用,以確保公民權利。 徐挺耀理事長分享其社群媒體經營的經驗,提到社群媒體的發展,無形中也擴展民眾的參與度,讓平日不起眼的宅男,透過新媒體平台,也能發揮其政治影響力。 陳敦源教授總結時表示,在新媒體時代,政府需有三種認知:第一,民眾橫向連結、訴求的成本大大降低;第二,社會集體智慧的整合可能比各領域的專家更有影響力;第三,權力來自分享、溝通與說服,而非權力的不斷鞏固。並針對公部門提出三項執行面向的建議,包括能力(政治管理、面對媒體的壓力等)、資訊(釐清資訊來源、預警機制等)和策略(擬定中長期的細部規劃) 整場活動,在現場觀眾與來賓熱烈的互動中,圓滿落幕!